苦撐待變,等再重光

8/30/2015 時事 , 歷史
HK SaiWanWarCemetery Gravestones
西灣國殤紀念墳場,安葬着香港保衞戰中盟軍陣亡士兵,包括英藉、加拿大籍、印籍和華人。

1945 年八月三十日,夏愨少將率領英軍艦隊登陸香港,決定日本投降後香港的命運。國共兩黨分別接收香港失敗,香港重返英帝國,正至九七。

八月三十日一直是香港重光紀念日,九七後被廢止,明顯地是要避開當時香港未有「回歸」中國的尷尬。戰後五十餘年所有方面都持續領先中國,晉身成世界級國際城市,地大物博的中國也得乖乖倚靠小而美的香港,不敢輕言「收返」。

1945 年九月三日香港無大事,但港共政府卻將之定為「抗日戰爭勝利七十週年」公眾假期,企圖將香港保衞戰矮化為中國抗日一部分,用「中國人民」包攬保衞香港的加拿大籍、印籍和華籍英兵,以及當時留港的萬國居民。詳見前文《三年零八個月中香港身處的,是大平洋戰爭》,不贅。雖然香港淪陷和中日戰爭有交集,日本想借攻陷香港切斷重慶國民政府的補給,和拘捕國民政府重量級人物,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為日本擴張東南亞提供軍事據點(就結果而言,以上兩點都不算成功)。香港的軍事設施,尤其是造船業,在東亞數一數二,不拿下香港,就不算是真正的「大東亞戰爭」(日本對「太平洋戰爭」的稱呼)。

香港學者鄺智文在新書《重光之路》提到,三年零八個月期間,由 1943 年頭開始的兩年半都在「苦撐待變」。香港,華人洋人日人都知日本處於下風,料到戰敗大概是遲早的事。越來越多香港市民消極抵抗。華兵假扮不懂武器操作,船塢工人揼波鐘,甚至懷疑有部份報紙誇大日軍戰情反諷。在港日人亦怕軍票貶值,大手大手買下香港房產以保值。當時無人知道戰事幾時和如何完結。要等多半年?一年?五年?盟軍會否接管香港?還是盟軍和日本議和?還是香港劃入汪精衛政權?英國人會否重臨香港?還是被中華民國接收?

重光後香港再成為英帝國一部分。雖然只有五十餘年,比戰前的一百年少近半,但今日香港人都是這個「戰後香港」的遺民。戰後香港隨着九七年解放軍進入香港而滅亡,成為先朝歷史。 特別行政區所取而代之,起初遺民們還以為新朝延續前朝,馬照跑舞照跳。後來才發現「馬」是特首造馬跑馬仔,「舞」是大媽舞。真香港人發現,不經不覺間,香港早已淪陷。

天佑香港,強國已是強弩之末。大張旗鼓在抗戰勝利七十週年閱兵,結果連自己養活的北韓都無面俾,名副其實柒到無朋友。強國能否渡過經濟收縮都成疑問,「支爆」研究開始進入主流。深圳河以北的政權對香港鬆綁,只是時間問題。雖然香港再次重光的細節尚不明朗,不過只要現時能夠繼續「苦撐待變」消極抵抗,遠在北京的中共其實無計可施。

黎明前,最黑暗。1943 年中日本破獲英軍服務團在香港的情報網,拘捕處死很多前香港警察系統的重要人物。1944 年日本發動「一號作戰」(又稱「豫湘桂會戰」),重慶國民政府大敗,香港社會亦進入最絕望的時期,物資食物短缺,差點出現大饑荒。今日中國對香港的欺壓表面上是變本加厲,普教中、國民教育來勢洶洶,實質是藥石亂投軟弱無力,連夾埋四十幾個橡皮圖章一齊投票都會甩碌。一切只差一條導火線,今日「中國好香港好」和「建設民主中國」的膠人膠物,都會改口「命運自決」。這一日來到之前,毋須搏命。現時最緊要的還是拒絕遺忘,記着一直以來中國如何倚靠香港,記着香港和中國的歷史有交集,但所謂的命運共同體「原來沒有,從來都沒有,完全虛構」。1945 年九月三日香港無大事,香港重光在八月三十。